
华声在线9月30日讯(通讯员 李佳珏 贺怡嘉)近日,以 “湘石绘山水,匠心溯本源 —— 景观材料的地域美学与实践创新” 为主题的景观设计与材料创新沙龙在岳阳汨罗举行。此次活动由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景观专业委员会主办。
开幕致辞环节,汨罗市协盛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雪伟表示,活动旨在深化行业对材料源头的认知与责任意识,推动设计师、企业、施工方及政府部门构建协同机制,共同助力石材产业向绿色化、高端化方向发展。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李博从文化传承角度强调,石材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核心要素,从古代 “叠山理水” 到当代生态文明建设,始终在景观营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专题分享环节,多位专家分别从艺术、工程美学、生态实践、工艺营造等维度,分享石材创新应用的前沿思考与实践案例。在 “艺术维度 —— 山水意象的当代转译” 板块,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学系副主任李楚智呼吁,将传统山水画中的精神意蕴与构图智慧,转化为当代景观设计的语言与材质表达,让传统美学在现代场景中焕发生机;“工程美学 —— 石材的多维价值重构” 板块里,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黄泽斌从肌理触感、空间叙事、结构语言到情感共鸣,系统探讨石材在现代景观语境中的审美新维度与人文温度;“生态实践 —— 园林与林业的融合创新” 板块中,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规景分院副院长张龙提出,通过园林、规划与林业的跨领域协同推进业务转型,并以象鼻窝省级森林公园为例,介绍了林站改造、基础设施建设与景观质量优化的具体举措,展现生态保护与景观价值的双赢模式;“匠心营造 —— 材料与工艺的现场智慧” 部分,湖南种地造园景观设计有限公司首席造园师赵阳展示了借山引水、堆山理石等传统造园手法的创新应用,阐述如何实现自然材料与建筑空间的深度融合,打造精致且富美感的园林环境。
圆桌讨论环节,与会学者围绕 “设计表达”“技术融合”“品牌升级” 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探讨。针对 “设计如何更贴近地域性” 这一问题,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景观与环境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小保倡导 “设计下厂” 模式,建议推动设计师深入材料生产一线,促进设计、艺术与材料的深度融合,应拓展化学加工方式以适应多元场景需求。谈及 “技术如何服务人文与美学”,多位专家表示,石材应用必须与植物生态紧密结合,避免设计 “有骨无肉”,要积极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,推进装配化、数字孪生技术在行业中的落地应用,探索标准化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的平衡,依托文化定位与技术手段推动产品持续创新。
责编:唐卓婧
一审:唐卓婧
二审:胡杏子
三审:刘玉锋
来源:华声在线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