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2025“紫鹊界梯田对话世界”活动走笔
全媒体记者 邹娜妮 通讯员 苏琼
云雾、霞光、稻浪,这个藏在古梅山的云端仙境——紫鹊界梯田,再一次向全球发出邀请,共赴一场跨越千年农耕文明的“对话”。
9月11日至13日,第三届“紫鹊界梯田对话世界”农耕文化交流大会暨第九届农业文化遗产会议在新化举行。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、国家相关部委、国内外学术机构的200余位专家学者,共商农耕文化的国际保护与农业遗产的可持续传承。
从“扩圈”到“破圈”,“双遗产”探索活态传承
“梯田类农业文化遗产的?;ぁ⒋杏敕⒀?,需要相关各国包括中国、越南、菲律宾、韩国等互相学习、借鉴?!?月12日上午,大会开幕式后,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席ParvizKoohafkan带来主旨演讲,让与会人士打开国际视野。
大会上,4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上台演讲,他们结合工作实际、研究领域、当地实践进行分享,涵盖生态农业、文化传播、旅游开发等多方面,观点精彩纷呈,理念前沿新颖。
这样与世界对话的盛宴,已在新化紫鹊界连续开展三届。
为什么是紫鹊界?
2000多年前,紫鹊界先民发现了得天独厚的山岩裂石孔隙水源,因势利导、逐级而上,于崇山峻岭之间,开辟梯田500余级、10余万亩,造就了天下大旱、此地有收的农业奇观。
2014年,紫鹊界梯田被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评选为“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”,2018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“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”。
“Amazing!”当晨曦拨开紫鹊界的云雾,层层叠叠的梯田之上,迎来留学生观光团,来自非洲刚果的玛丽娜首次见到云端梯田,发出惊呼。
梯田曲线,如大地的一道指纹,田埂如玉带蜿蜒而过,万千颜色泼墨入画。这样的奇景,怎能不让人惊叹?
紫鹊界,地处雪峰山脉腹地,如今却走出“深山”,走向世界。世界“双遗产”从“扩圈”到“破圈”的背后,是当地人精心?;び攵曰钐械牟欢洗葱隆?/p>
为筑牢农业遗产?;じ?,新化紧扣“生态?;ぁ庇搿拔幕小绷酱蠛诵模低惩贫?、梯田、水系、板屋“四素同构”,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统一管理、代耕代种、合作共赢。同时,修缮梯田灌溉系统,延续聚落传统风貌,形成“以山养林、以林蓄水、以水润田、以田保土”的良性循环。
变“风景”为“丰景”,农文旅融合带动消费火起来
紫鹊界游客中心广场,来自田间地头的习武者带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梅山武术的表演,现场欢呼声、掌声此起彼伏,外国友人深度体验“Chinese Kungfu”?!霸窗?、镰刀、锄头、扁担,这些工具都能用来习练武术?!本投劣诤洗笱У姆侵蕖懊猛印蓖鹾欤凇按逦洹崩尢ㄉ习菔ρб?。
3天的国际盛会,5大特色活动精彩纷呈。“耕读紫鹊界”亲子研学之旅+“梯田守护者”回馈活动、“云栖紫鹊·宿见梯田”民宿观摩招商、“湘中明珠·梯田印象”娄底入境旅游推介会、“青聚新化·创享未来”千年农耕文化与新消费跨界对话沙龙活动、“村武·VMK”耕武英雄擂台争霸赛等依次开展。
9月13日,与会嘉宾登上海拔1200多米的紫鹊界丫髻寨景区,赏梯田美景、品贡米咖啡、听新化山歌、体验亲子共耕……在这里,千年农耕文明变得可看、可触、可体验。
在紫鹊界梯田的每个观景台附近,几乎都有几个规?;虼蠡蛐〉拿袼藓鸵涣呐┨夭?。村民在这里售卖自种的红米、黑米、紫米以及绞股蓝、红茶等特产,既能守护梯田,又享受着发展旅游带来的收益。2024年,紫鹊界共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亿元。
“本次大会既是一次共商农业文化遗产?;び氪械氖⒒?,更是一场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、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有益实践?!甭Φ资形榧窃罕硎尽?/p>
活动中,“梯田守护者”项目备受关注。众多游客和企业纷纷参与梯田认养:由农民代理耕种,农民可获得与打工差不多的收入,认租人奉献了爱心,还能吃上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紫鹊界贡米。
变“风景”为“丰景”,如今的紫鹊界,非遗工坊、文创开发、赛事经济、康养民宿等新业态正蓬勃生长。这片千年古梯田,正积蓄新动能、新优势、新活力,绽放时代新韵。
责编:唐卓婧
一审:唐卓婧
二审:胡杏子
三审:刘玉锋
来源:华声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