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媒体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粟宇柔 王梓涵 方跃
全国文物修复高手“神仙打架”,哪些“武器”必不可少?7月3日,来自全国各地的293位文物修复和考古高手齐聚四川泸州,将通过6个项目的巅峰对决展示高超技艺。
除了大赛组委会提供的基础“装备”,很多“武器”选手们必须自带。看看都是啥“利器”?
木作文物修复师:电动工具不可以,返璞归真看手工。选手要带上满足木料加工以及划线雕刻的所有传统木工工具。你听,锛、斧、锯、刨、铲、凿等饱经时光打磨的传统木工利器,在古木纹理间奏响的修复乐章。
泥瓦作文物修复师:电动工具同样不能用,只能使用传统工具。刨子、斧子、扁子、划签、盒尺、制子、磨刀石、刷子、矩尺、小锯、木锉、砂纸等,满足砌筑及砖料加工的泥瓦作工具包堪称“古代工程套装”。看文物修复师如何用朴拙的泥瓦作“老伙计”,唤醒古建沉睡的砖魂瓦魄?
金属文物修复师:用指尖擦亮金属光彩,是时候展现真正的看家“法宝”了。无论是技工打磨机、超声波洁牙器等现代设备,还是碳纤维、合成钢等新材料,只要符合金属文物修复规范的工具和材料统统可以带上。
陶瓷文物修复师:破碎的陶瓷器拼接历史?除了组委会提供的胶枪、喷笔、砂纸等常规工具材料,文物修复师还可以携带既契合个人技艺特点,又符合陶瓷文物修复规范的独门“兵器”。清洗、粘接、补缺、修整……用一个个历史的细节拼出当时的故事。
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:历史的笔触再次生动,古老的字画重焕生机。带上符合纸张书画文物修复规范最趁手的工具及材料,毛笔、刷子、浆糊、镊子……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工具,成为高手手中的修复神器。
考古探掘工:考古就是挖土?没这么简单!拿上探铲、罗盘、拍摄设备及符合考古探掘工作规范的其他工具及材料,探孔钻探、土层辨识、绘图记录……用双手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。
责编:唐卓婧
一审:唐卓婧
二审:胡杏子
三审:刘玉锋
来源:华声在线